查看原文
其他

习得知识的六个原则

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1-05-26

当我们看到“学习”,我们都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或者说,至少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但我们不是沿着一条笔直的路径学习——它更像是不连贯的断奏——我们聆听、尝试,集中精神、再次尝试,犯错、改正,我们共同学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我们已经揭开了很多学习的奥秘。

1

学习需要时间、努力和动力

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持续数月乃至数年,而非朝夕之事。学习不可或缺的要素包括:(a)时间;(b)目标导向;(c)支持性反馈;(d)累次成功的实践;(e)时常复习。诸如“速成专家”(instant experts)、“极速学习”(superfast learning)、“快速阅读”(speed-reading)以及其他魔法般的学习方法,不过是时兴的骗人把戏,它们都违背了我们已知的、经过验证的人类学习原理。

如果学习真的那么简单就好了。我们似乎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学会某个小幅度的动作、一些零散的知识,或者实现其他低层次的目标。但出于种种原因,这种“快速学习”的感觉是带有欺骗性的。除非学习材料的意义、关联性和时效性都十分强,否则很快就会被忘得一干二净。要在一个新的领域驾轻就熟,需要50—100小时的练习。而真正成为专家需要一万小时,或者是八到十年持续的技能发展。众所周知,中等智力的人都能在一个小时以内掌握国际象棋的规则,然后进行初级的对局。然而,要成为国际象棋大师却需要十多年时间。

2

注意力周期很短

我们大多数人正常的注意力周期大概是15—20分钟,在这之后就会出现显著的心智游移现象。动机强烈的学习者在这以后或许能再次将其精神活动集中在任务上,但却依然需要放下学习任务,进行短暂的休息,以免导致认知过载效应。如果你要教任何人新的信息,那么你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否则他们就不会再听你讲了。注意力很容易被打断。当你一边听音乐,一边试图学习其他东西,这不利于集中注意力,会扰乱你的学习——这个研究结论与媒体上十分流行却无凭据的“莫扎特效应”正好相反。

3

分散式练习比集中式或填鸭式练习更加有效

与在单独的一整块时间内进行学习相比,将相同的时间划分成小段,分散在几天或几个星期进行学习往往更加有效。在训练程序性技能时,这种分散练习的效果尤其明显。例如,你要学习开车,一周6次、每次20分钟的学习要比单独一次两小时的学习使你获益更多。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在大部分人类学习的场景中,15—30分钟的时间分段是非常有效的。分散练习效应有时候亦被称为“间隔效应”(spacing effect)。

4

先前知识的效应很强

戴维·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曾说:“如果我必须将全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浓缩为一条原则,我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弄清楚他的已有知识,以此为据展开教学。’”知识习得的一个主要决定因素是脑已知的东西。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比重新学习新材料简单得多。

我们现有的知识和理解是新信息的过滤器(有时候正确,有时候错误)——故而先前知识十分重要。那些无法与现有知识产生联系的信息很快就会被遗忘。然而当你的先前知识建立在错误的概念之上时,它就会成为障碍,产生干扰效应。有时候,我们必须舍弃我们学过的东西,正确的、更为扎实的学习才能发生。

脑很难处理凌乱的数据。当要记住随机的清单或者学习不相关的材料时,我们会觉得绞尽脑汁。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找出其组织、结构和意义。意义或者关联性,都直接源于先前知识。

在教学情境中,好的教师会给出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的总览,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其作用是激活先前知识,使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如果这些先行组织者能够展示出在学习结束之时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样的,这将会有助于提供“晾衣架”,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啊哈,现在我明白了。”

5

你的脑对多媒体信息输入的反应非常敏锐

我们不时会遇到一些关于“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或者“触觉学习者”之类的理论。其实人们在学习风格上大同小异。

不只是某部分人,我们都是视觉学习者,也都是听觉学习者。实验室研究表明,当我们感知到的信息输入是多通道的或者经过多种媒介传递的,我们都能学得很好。

我们的脑就是一台为整合不同来源,特别是不同通道的信息输入而设的精密机器。当文字和图像结合起来时,就会学得很扎实。通过提取先前知识,使文字和图像获得意义,这样的效应会变得尤其强大。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其先前知识和他们接收的方式造成的,而不是他们的学习风格。

6

在学习时,你的脑必须要保持活跃

这条原则很简单,只有脑对有意义的经验做出有意义的回应时,学习才会变得有效。当脑积极地对刺激物做出回应时,其记忆功能才会被激活。我们学习的时候,脑不可能偷懒。它可能在集中注意力,在观察,然后从很多看似“被动的”经验(即表面上没有做出任何显著的回应)中学到很多东西。在很多教学情境中,那些认真观察的人都比那些执行指定任务的人获取到更多的信息。

当学习任务不涉及身体或运动技能时,这种观察学习效应尤其明显。但这种学习情境中的被动性会导致一些内在的危险,比如:(a)无法意识到自己学习的失败;(b)注意力涣散;(c)打瞌睡。


文章节选自《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一书,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微信编辑时文章有删减。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微商城”购买图书!


往期文章

2018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与“最受教师喜爱的100本书”名单出炉!

“需要”还是“想要”,你理解了孩子吗?

崔允漷:学习素养通过项目化学习培养

运用奥卡姆剃刀

教育中的“无知问题”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点击“阅读原文”去微商城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